一个人的阳春白雪 记翡翠雕刻**王朝阳(上)
“当一个人被一件伟大的作品所触动,他便能聆听到艺术家在创作伊始所感知的真理的召唤,经历一段神圣而纯净的精神之旅。在这种物我交融的氛围中,我们渴望将灵魂释放,让内心深处最美的层面尽情升华。那一刻我们发现了自我,发现了无限的潜能,更发现了情感的极限……”这是前苏联电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一段感言,而这也是一位年近不惑,终日与顽石为伴的中年男人所深深笃信的艺术信条。
与石结缘 尤爱翡翠
出身于美术世家的王朝阳自幼酷爱绘画,或许是出于天赋异禀,小朝阳儿时就尤其愿意在各式各样的小石头上画画,这令身为美术老师的父亲喜出望外。在父亲的亲手栽培下,王朝阳不到20岁就步入玉雕界,曾先后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吕昆、宋世义学习雕刻技法。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玉之后,王朝阳很快就被翡翠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与之结下一生的缘分。
他曾在早年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丰富的色彩变幻和水润的晶莹剔透将翡翠的美演绎到极致:那浓艳的翠是生命的华章,那**的翡是吉祥的音符,那神秘的紫是东方的幻象,那无暇的透是清澈的山泉,那浑然天成的斑斓是福禄寿的祈愿,将自然与人文贯通融汇……”
变废为宝 一战成名
对美的独特见解使王朝阳坚信每一块翡翠原石都蕴藏着一个美的精灵,只是雕刻师有时缺乏发现美的眼力和塑造美的能力。秉承着这一理念的他在1998年以一件惊艳的作品验证了自己的艺术哲学,更迎来了艺术之旅上的重要拐点。有一天,王朝阳花了300元买回一件玉石毛料,除边缘的一点红色以外,看上去跟普通的石头没有任何两样。谁知就是这样一块不起眼的顽石,却在王朝阳精巧的构思、设计、勾绘、粗琢、细磨、抛光后活脱脱变成了一尊长眉罗汉——黄色的石料成了身上的袈裟,白色的内里被用来表现罗汉的面部与四肢,而那一点红色则巧妙的化作了罗汉胸前的佛珠!接着,王朝阳又用不到5000元钱买了几块类似的“废料”,精雕细琢出一套完整的18罗汉,俏色巧雕,神态各异。这件作品一经完成便迅速在全国玉石圈内引起空前的反响,并很快被藏家以18万高价收购。王朝阳也由此一战成名,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变废为宝”的玉雕**。
随着技艺的不断精深,王朝阳也开始了对作品深层艺术价值的更高追求。渐渐地,他已不再满足于运用“蝙蝠与福”“葫芦与福禄”这样的谐音组合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亦对观音、弥勒等千篇一律的传统题材感到厌倦。在他眼中,这些作品虽吉祥有余,却韵味不足,更谈不上什么艺术创作。于是,王朝阳决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怀,为翡翠雕刻艺术赋予崭新的,更加贴近于生活与时代的内涵。王朝阳深知,一旦选择了这样“阳春白雪”的创作道路,就如同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艺术苦旅,艰辛与汗水将伴随着他的创作人生,而他能否在艺术的殿堂中涅槃新生,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评论列表
不单是因为其价值高,其颜色也是非常的亮丽。
种水好的绿翡翠,更是让许多人争抢不已
翡翠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也有着各自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