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珠宝玉石类2017国标,包含《GB/T 16552-2017 珠宝玉石 名称》和《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鉴定》两份文件。
毋庸置疑,2017国标在取代2010国标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给老翡翠/宝石的合法检测提供了仪器和标准方面的依据。这方面已经有无数文章做介绍,笔者就此略过。
下面仅就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鉴定》这份文件中的“4.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这一项,由于采用了过度宽泛的措辞,而给老翡翠/老宝石的检测带来的巨大争议空间,从而导致相关领域诉讼不断的情况,做一些说明:
我们先全文引用这部分:
“4.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4.2.1 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主要包括:
a)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至少两项);
b) 质量或总质量;
c) 放大检查;
d) 密度;
e) 光学特征;
f)多色性;
g)折射率;
h)双折射率;
i)荧光观察;
j)红外光谱;
k)紫外可见光谱;
l)摩氏硬度(必要时);
m)拉曼光谱(必要时);
n)发光光谱(必要时);
o)X射线衍射(必要时);
p)成分分析(必要时);
q)发光图像(必要时);
r)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
4.2.2 选择原则
4.2.2.1 4.2.1中的a)~k)为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需要鉴定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鉴定项目的结果,以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4.2.2.2 4.2.1中的l)~r)不是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必须鉴定的项目,但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须采用这些鉴定方法来确定。
4.2.2.3 因样品条件不符,无法检测时,某些鉴定项目可不测。但其他鉴定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我们都知道,老翡翠/宝石属于古代艺术品中的翠玉珠宝类。古代艺术品,或称古董,除了刚制作出来即存入窖中作为财富储备的部分,其余的或多或少都经人使用或者触摸过,而这些自然风化和人为触摸的痕迹,俗称“包浆”,往往成为了鉴定古代艺术品的关键性依据,国内外皆如是。如徐邦达等建国后七人鉴定小组的核心成员,也在鉴定古书画时,频频提到纸张、墨迹和印泥等材质上的老化痕迹。类似的,和田玉的沁色也是鉴老的关键性证据。作为古代艺术品家族中的成员,翡翠和宝石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此类“包浆”。包浆中大多含有有机物成分,因为人的皮肤本身就是有机物,穿着的衣物、清洁时用的肥皂等等,无一不是有机物。
而清代工艺,为了保护翡翠,还经过了天然虫蜡的炖煮,此项工艺早已成为业界共识。虫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蜡,是天然蜡中最白的一种,其附着于树干上的状态看起来就像积雪一样,经精制面成,国际称“中国虫蜡”,简称“川蜡”。它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物。
需要注意的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因古代艺术品上留存有老化痕迹而致其贬值的先例,反倒是天然的珠宝玉翠因年代的缘故,被增添了“古董”或“文物”的价值。
对于和田玉、钻石等非翡翠类珠宝玉石来说,由于造假工艺并不涉及“注胶”一条,所以有机物鉴定从来不是重点,但是对于翡翠来说,俗称的B+C货即特指染色和注胶。所以辨别表面和内部有无酸洗痕迹,以及有机物是否人工合成,则成为鉴定天然和人为加工的核心检测步骤。
本来,老翡翠的科学检测经过收藏老翡翠的科学家们多年的努力,早已找到了一条三步骤的确真标准:(1)目鉴观察表面有无自然老化的痕迹;(2)仪器检测表面是否有酸洗残留;(3)拉曼光谱仪检测有机物属天然,抑或充填的环氧树脂胶。
别说三步走可以百分百确定老翡翠的天然属性,其实仅用一步,就足以确定老翡翠的真假:大部分了解翡翠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翡翠属于石头,硬度达到了6.5-7,老翡翠中的最佳品甚至达到了7。7是国际上区别珍贵宝石和普通宝石的关键性硬度指标,因为低于7的宝石不易于抵抗室尘经年累月的磨损。所以,要想在致密度如此高的石头内注胶,是不可能的,必须经过酸洗,先把翡翠的内部结构破坏,然后才能把胶充填进去。只要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的翡翠,其颜色必然从表面的裂隙处往里渗透。
强调一下目鉴老翡翠的最科学的一招:只要老翡翠内部存在色根,而其对应部位的表面并无裂隙存在,即可确定为天然翡翠。兔子不开门,狼是进不去的。即便对于那些最匀净、肉眼看不到色根的翡翠,放大镜观察也依然可以看到色根的存在。
(区分翡翠和石英岩等物质,只需测密度和硬度就足够,再加上观察翡翠独有的苍蝇翅特征,十拿九稳。)
对于一个简单到连5岁孩童都能理解的逻辑,为什么检测界会历经十几年,依然悬而未绝呢?
下面接着聊4.2。4.2.2的选择原则中明确:a)~k)为必须鉴定的项目,l)~r)不是必须鉴定的项目。而可以确认老翡翠的有机物与B+C中用于充填的人工化合物环氧树脂的拉曼光谱仪,被列在必须鉴定的项目之外。
最难以捉摸的是这句“但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我们都知道,第i)项荧光观察法,就是利用紫光灯照会变色的特征,来鉴定是否含有有机物。那么,只要是B+C货和老翡翠使用第i)项荧光观察法,就必然会变色。于是,只要检测人员认为“含有机物”=“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鉴定依据”,他们就可以不再区分有机物的“具体成分”到底是不是环氧树脂,而直接认定凡含有机物的为“B+C”货。除非国标进一步明确什么叫“足够的鉴定依据”。如果不考虑老翡翠,仅考虑新翡翠的ABCD各类,含“有机物”可以是鉴别A和BC货的“足够的鉴定依据”;事实上,在将老翡翠纳入考虑范围之后,含有“有机物”就已经不能作为“足够的鉴定依据”。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有一起涉及老翡翠的官司,当法庭依照律师的要求,请三家司法鉴定机构提供l)~r)项的数据时,三家司法鉴定机构均给了“不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资格”的回复。因为“必要时”变成了一个永远不需要的前提条件,所以根本没有设备,也不具备科研数据,及相应的合格检测人员。
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将老翡翠的检测单立一个标准,或至少单列一个项目,与新翡翠的ABCD货完全区分开。并且:老的炖蜡工艺不应被视为一种“优化”手段。因为“优化”一词,国际上的使用,特指现代理、化工艺手段,是用来区别“完全天然的新挖掘珠宝宝石”和“人为改良的新挖掘的珠宝玉石”的。它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适用于古代艺术品。
另外,关于老宝石的检测,争议空间则出现在“放大观察”这一项。使用老年人看书用的10倍放大镜看,叫放大观察,使用宝石显微镜等百倍至千倍级别的放大镜,乃至使用扫描电镜(SEM/TEM)等千倍至万倍级别的放大镜,都可理解为“放大观察”。但是10X放大镜只能看清书上的字,而扫描电镜可以看到分子结构、晶体形态,甚至可以观察到宇宙尘埃。(有某检测机构将老翡翠送去做SEM后,表示发现了宇宙尘埃物质)。
众所周知,宝石中的天然包裹体,不仅是确定宝石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关键检测步骤,甚至可以作为确定产地的重要检测手段。比如克什米尔蓝宝石所包含的“丝绒状包裹体”,仅在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上出现过。将这么重要的检测手段简化为“放大观察”四个字,给检测人员留下了多大的空间?事实上,我们有多少检测人员搞得清楚全部的“放大观察”仪器和数据?如果连北京大学的博士都看不懂XRD数据,且认为这是唬外行的手段,我们有理由相信,普通商业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基本上也不会搞得懂“放大观察”。更不要说,有多少检测人员一辈子也没有见过一颗真正的克什米尔蓝宝石,他们是否真的能鉴别出来什么是“丝绒状包裹体”?
最后提一下,老宝石送检时,经常被开出“放大观察:弧形生长纹”的特征,而被断定为合成品。被当作合成宝石依据的“弧形生长纹”,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谁也不能排除天然环境中晶体由于受环境限制而弧形生长的可能性,所以用此单项依据区分“天然”或者“合成”本身就不科学。其次,“直线生长纹”遇到弧面切割时,会看起来像“弧形生长纹”,这已经被许多机构和藏家反复提到过了。
设若我们看到一颗有“弧形生长纹”,同时又具有天然的克什米尔“丝绒状包裹体”特征的老宝石,它到底是合成还是天然的呢?只要真正了解什么是“克什米尔”的人,都可以确认是天然的,因为天然环境有可能导致宝石长弯,但是人工无法合成“丝绒状包裹体”。但是,如果有些检测人员不懂克什米尔,他就必然开出合成品的证书。仅此“放大观察”一项,就可以对同一颗宝石,得出两种结论。我们还要把“放大观察”的四字简化法进行到底吗?
即便是为了确认新挖掘的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也应把“放大观察”一项细化,明确使用何种放大设备,每样仪器的数据如何得出分析结论,以及适用范围。同时,还需把l)~r)项列入必鉴项目。因为现在的合成技术,已经可以掺入杂质、去掉常规用于判断合成的“梨形晶”、“籽晶”等物。当然,高科技含量的检测仪器是昂贵的,对检测人员的仪器数据分析能力、珠宝玉石专业知识,和检测经验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有许多检测需求,早已不是读个本科再随便短训一个月,拿个珠宝玉石鉴定师资格证,就可以上岗的了。俗话说,“没两把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如有必要,适当提高检测费用的标准,也不能降低仪器购置的标准,和检测人员的水准。
“必要时”、“足够的鉴定依据”、“放大观察”等含糊不清的措辞,事实上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检测需求了。
标签: 国标翡翠知识
评论列表
一颗翡翠的精彩绽放,是在地下经历亿万年不断锤炼的结果
国人以佩戴翡翠玉石来增加自己的品格修养
帝王绿的尊贵,红翡的妖艳如火紫罗兰的神秘等,都让人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