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竹韵高升
作者:杨根连
材质:碧玉及 24K 黄金
“我小时候的力气都抱不起一块玉石诶。” 但耳濡沫染,晓雅从小就开始认玉。祖辈都是以琢玉为生的匠人,“从清朝宣统退位到1958年北京玉器厂成立,原来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的老玉师们流落民间,都聚集在青山居。这一机缘,使我父亲得以传承治玉口诀,掌握了木器、玉器、金器等多种材质的技法。” 小孩都好奇,“问到了他就会讲,我觉得有意思就记住了。家传是什么?家传不是一门课,是你跟他日常聊天的时候,他告诉你一些他的师傅曾经传授的做玉的诀窍,你慢慢去领悟。他讲的也很随意,但是你发现你在领悟的过程当中,又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耳闻目见者,非众所共读之文;口授心传者,非人所同得之学。”听起来像中国传统功夫秘籍的传授。老匠人传课没有书本和标准化训练,参照物都从生活中找,潜移默化居然比白纸黑字更让她印象深刻。作品名称:金玉玄武壶
作者:杨根连
材质:墨玉及 24K 黄金
尺寸:长 130mm 宽 75mm 高 85mm
制作年份:2009 年
“心口相传类,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像口诀,父亲学艺时,师傅可能只告诉他一个字,让他自己的领悟。他不会告诉你做边缘应该是怎样的线条呈现,但当你知道了这些口诀,呈现出来的线条却最有古韵。比如说鼻烟壶,就是很讲规制的东西,它器型大,鼻烟壶帽像个小半圆,这个半圆并不是一个圆切一半。在传统规制里它叫馒头股,我问我父母为什么管它叫馒头股?我父亲说你就看它的角度,就像刚刚出锅的馒头,要有种萱萱的感觉,它的剖面不是简单的工业化圆,而是自然的起落,就是这个规制决定了你做出的器皿是不是最舒服的流线,他们不懂西方美术里的线条比例,但会用一个简单的词,像馒头股之类的来点醒你。”这种东方美学里不明确的意向表达,让玉器的规制既充满浪漫和想象力又多了分和自然贴近的韵味。“六法者何云?一气韵生动是也。”要有中国传统审美的气韵,让手雕在手和气之间,心手间有温度的传递,让匠人的巧心和物件的呈现合二为一。 听起来玄玄乎乎,无非就是:不断练习,多花时间多花心思。 做工艺**的女儿是幸运的,一身绝学亲身相授。可对晓雅来说也是一件压力极大的事。父亲是她仰望的一座高山,所制玉器连创玉器史六个第一。他制作的薄胎玉瓶,瓶壁只有0.5-0.8毫米。就是在这么薄的壁上还内刻内画。每一件作品都以年作为单位来制作,刀刀刻刻都是时间积累。作品名称:福禄万代作者:杨根连材质:糖白玉玉雕讲究一气呵成,中间可以休息,可以拖延症发作或者出门遛鸟兜风找灵感,但绝没有返工的机会。看他那些玉雕作品,一环扣一环,一个壳打开里面还有一个壳。石头变成链条从中心取出,连面粉都做不到的事情,在他手下玉石做到了。每个见过的人都表示看不懂但大受震惊。 “父亲在作品上倾注了毕生心血,我们这代人在技艺方面不一定能跟他们那代人比,单从雕刻手法这一维度去评判,我很难拿出一件作品,可能永远达不到他这辈子的高度。” 会不会有些妄自菲薄?“老一辈人更心无杂念,他们没有手机也没那么多娱乐,可以很沉静完全从作品出发。琢玉的过程对人是身心的双重考验,稍有不慎就会金销玉损。尤其是旧时的宫廷造办处,不会去计算成本考虑人力和物力。那一代人做东西更纯粹,只想把工艺做到极致。现代人做东西是有杂念的,不管是产品设计或成本、市场定位,我肯定会有杂念。” 在与每块玉石的触碰中,晓雅逐渐接过父辈的手艺,寻找自己作为传承人的使命。“在现在非遗的大环境里,我自己更想尝试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循着古味有着传统,师古而不泥古。审美又能符合我们当下人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我觉得就足够。”她没有从每件作品要花上八年十年制作的赏器入手,而是把父亲恢复的痕都斯坦金银错镶宝石玉器技艺和珠宝结合。 “现在希望更多年轻人去了解玉石,需要换一种载体。我现在会设计配饰,耳钉、配坠、玉佩、戒指这类物件。想给大家传递一种可能性——那些承载着几百年传统技艺,又有上千万年沉积的玉石文化也可以跟我们的生活发生连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镶玉整个流程都需要人工完成,我也坚守宫廷造办重工精工的原则,我们不计件也不计工时,一个流程师傅感觉做好了,再进入下一个流程,师傅感觉不好,我就等。” 在海外念书时,晓雅走访了学多国外手工工坊。百年家族工坊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最打动她。“我去看一些工艺展,会想那时候的人为什么能静下心来雕刻那么复杂的东西,很多工艺我们不是实现不了,而是不愿意花心思和时间去做。精美的东西打动你的,除了形态之外,还有匠人细腻的心思。” 她想做精品胜过想做商品。知道自己的这门手艺无法批量生产,与其这样,不如把工艺做到极致,一件件出精品。材质要宁缺毋滥,还要有老老实实花心思的工艺。即使作品小到需要放大镜去看,也要有经得起挑剔眼睛打量的细节。 晓雅保持了传统文化中玉石的内敛,无论是摆件还是首饰,所触之处都是圆润无尖角的设计。比起赋予诸多含义对玉石材质和内涵的演化,她更关注工艺本身。她把玉石当作一种材料,因材施艺,以玉为体,以金为骨。“我希望玉石能作为一个东方的材质被关注,它其实和西方的玻璃艺术、金属文明没有区别,玉价值不应该仅停留在对一个几千万年形成的原材料的定义上。比起那么多诗句,我更看重它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有独特的工艺应用。” 向时髦开放的乾隆取经,把西方文化里的时尚感、实用性和传统玉雕做融合,“美”和“可使用”是最直观。随着国潮崛起,爱漂亮的年轻人逐渐把眼光放回爷爷奶奶辈作为赏器的玉石身上。这中间也有几十年来西方时尚品牌对这种“神秘东方材质”的喜爱,大量制作仿玉饰品和家居用品的功劳。 她花掉五六年的时间只去了解玉石材料,《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她便用白玉和墨玉两种介质做成戒指代表天地。再在宋代马远的《十二水图》里为提取纹饰雏形表达“智者乐水”的寓意,在小小戒指上创造“天、地、水”的自然景像。整个过程不断修改,精益求精。 2021年,杨晓雅创作的新疆和田白玉山料金镶玉福禄香坠刚被入选“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这个作品也曾走出国门,走进格德勒宫,被收藏在茜茜公主的珠宝箱。名称:福禄香坠作者:杨晓雅材质:和田玉及 24K 黄金尺寸:高 60mm年代:2018(当代)产地:中国 北京外国人不懂复杂的中国玉石文化,只把玉看作stone,看到无粘合剂的金镶玉工艺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她体会到中国的工艺也被仰视的自豪。和父亲的作品大量进入博物馆和拍卖行不同,晓雅很享受同龄人喜欢她的作品。 然而,买卖是最好的传承。“爷爷做远山近林和更传统的佛造像,父亲这一代多一些福禄如意。我不希望自己做的器皿和父亲做的一样,也不希望痕都斯坦金镶玉这门手艺的记忆永远停留在清代。有一句话在行业里很有意思,说买卖是最好的传承也是最好的保护。” 接手工坊后,杨晓雅整个人逐渐变得很佛系,造物的过程很慢,急不得,她也享受着这种不着急。和物相处更单纯,付出多少心力时间,从物件身上看到的回馈是稳定的,她享受着这种简单。 她开始更多去做一些她口中无用的事:“我们现代人做的事情其实大多都跟有用有关。无论是去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发现一件事情没用时,还愿不愿意给它足够多的时间?比如喝茶有时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喝茶的节奏让人很舒适,身心愉悦。能不能停下来欣赏以前忽略的风景?我曾经觉得北京一年四季变化很快,现在再去看落叶会有一种另外的情感,北京的金秋确实挺美的,这种美每一年都不一样。人静下心只去享受过程,幸福感会增加,你也可以试试。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额外的奖励。” 1、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是中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出产较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2、中国的玉石养生历史悠久,《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可“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玉器除了用于佩戴、把玩、作**工具外,还有服食玉屑的。3、养玉的关键在于“盘玉”,分为文盘、武盘、意盘。藏玉在身,通过佩戴、把玩等让玉器与恒温的人体长久接触以达到养玉的目的为文盘。武盘时可用干净的白布不断磨擦玉器,受热产生的高温可以将玉中的土气迅速* 出,使其晶莹润泽。意盘是指藏家在盘玉把玩的时候还需想着玉的美德,并从玉的美德中不断地汲取精华,以养自身的品性。4、金镶玉工艺:(1) 开槽:在已经雕刻好的玉器表面刻出与宽窄深浅一致的细槽,这一步骤名副其实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 镶嵌:在刻槽好的凹槽填入金丝,并连续不断地敲击金丝,金丝紧密地嵌入玉槽内,达到不借助粘合而不脱落的效果。在雕琢捶打的过程中,敲击力度也必须控制得当。否则会出现金丝低于玉石表面的情况,更甚者会玉碎金销,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
(3) 打磨:打磨后的表面黄金与玉要融为一体,不能有高低差异,弧度要一致;
(4) 抛光:从粗砂到细砂,经过几十度抛光,才能使金与玉完美结合,让玉的光泽和黄金的金光相互益彰,耀眼夺目,金玉合一。
文章来源:《时尚COSMO》2022年2月刊编辑:王逸敏
文:摩一一
摄影:杨川
妆发:杨思雅
视觉:玉清
图片来源
时尚COSMO / 受访者提供
﹀
﹀
标签: 水种翡翠小批量批发价格
版权声明:本站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