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时候刊刻出版的九经以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二本为 善,在这之后廖刚又厘定重刻,当时称为精审。古今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岳飞的孙子岳珂复取廖本九经,增以《公》、《谷》二传及《春秋年表》、《春秋名号归一图》二书,校刊于“相台书塾”。如此说来,“岳氏九经三传”就是宋刊本。
但是“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的木记中的“岳氏”指的真的就是岳珂吗?岳珂《裎史》卷11“番禺海獠”条称“绍熙壬子……余年甫十岁”,又其《宝真斋法书赞》卷13《薛道祖马伏波事诗跋》称“予年方六龄……盖淳熙戊申”。据此推算,岳珂当生于淳熙十年(1183)。
景定年间,岳珂已是八十岁左右高龄,其时,廖氏九经的刊刻尚未完成,等到日后廖氏刊经的“元板散落”(《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序》),再博求散帙,命良工刻梓家塾,于岳珂无乃太迟?因此,说岳珂本人组织刻印了“荆溪家塾”本“九经三传”在年代上很难成立,而毋宁说是元人刻书时借用了宋刻本之名。
岳氏九经三传还附有一本在文献学史上有重要价值的《沿 革例》,汪绍楹、张政烺、赵万里、崔文印、翁同文诸先生均否定了 《九经三传沿革例》作者为南宋岳珂说,后三者还提出了元代岳 浚说。除了岳珂年龄的疑点外,《沿革例》内容中的另一些细节 也对宋板说、岳珂说提出了挑战。
《沿革例》的“书本”和“字画” 部分参录了魏了翁为毛居正的《六经正误》所作的序。(魏序作 于理宗宝庆元年,当先于廖氏《九经总例》及岳氏《沿革例》。)“书 本”一节参录魏序尤多。自“京师胄监,经史多仍五季之旧”至 “谊父以病目为告,事遂中綴”,除了在表述上与魏序相关部分略 有不同外,《沿革例》多了几处双行小注,且有一些文字上的刻意 改动值得注意。
“京师胄监”,魏序原作“本朝胄监”,若《沿革例》 同样作于宋朝,则不必改。类似的例子是,一处小注引晁公岳珂所刻印书籍《石经考异序》,将原序中的“国初”改作“宋朝初”。又,《沿革例》 在《九经总例》之外增补的对《春秋名号归一图》的说明中出现了 “宋艺文志”(粤雅堂本)的提法,知不足斋本及“影宋本”作“史艺 文志”,含糊其词,应系翻刻者为正“宋本”之名,有意剜改。
此 外,两“影宋本”所避“宋讳”不尽相同。对此,可能的解释是,《沿 革例》连同相台九经三传并非出自宋人之手,但又不会迟至明代 (《文渊阁书目》已有著录)。相台诸经各卷“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的木记当不假,考 诸《宜兴县志》、《万姓统谱》等,元代的岳浚,字仲远,宜兴人,岳 飞九世孙(王德毅等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称岳浚乃飞六世孙, 依《岳飞庙志》,当从六世说),博学好义,积书万卷,延致名士,恣 其检阅。
据元人文集提供的一些信息,他的仕宦经历有石门县 尉、象山书院山长、绩溪主簿及汉阳尹。保留岳浚生平事迹相对 较多的是元代郑元祐的《侨吴集》和《遂昌杂录》。《遂昌杂录》叙 其家世、交游,自岳浚诸父至浚,皆折节下士,以至宾客盈门,从 当世贵宦到江湖处士都乐与其游。
《侨吴集》卷一《送岳山长序》 中有“岳氏九经”之说。此外,《元风雅集》、《存悔斋稿》、《桐江续 集》、《五峰集》等均收有与岳浚相关的诗作。元板说、岳浚说基 本是合理的。
评论列表
一颗翡翠的精彩绽放,是在地下经历亿万年不断锤炼的结果
国人以佩戴翡翠玉石来增加自己的品格修养
帝王绿的尊贵,红翡的妖艳如火紫罗兰的神秘等,都让人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