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买卖翡翠原石官司大概流程,珠宝行业也不例外。如果得知一件标价2万的商品实际上花500元就能买下来买卖翡翠原石官司大概流程,你会不会有被忽悠的感觉?然而,在玉石市场,这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
混迹于珠宝古玩市场12年之久的张先生说:"身边的亲人、朋友受骗上当的太多了。买卖翡翠原石官司大概流程我又不能讲得太直接,不能伤了他们的心呀。"
张先生把自己这些年来积累的关于玉石行业的一些经验和小窍门告诉大家,"让大家也少吃一点冤枉亏"。
忽悠术一 一句"玉无价"钩住消费者
对于张先生所说的潜规则,你逛一下市场就会发现其所言非虚。在许多珠宝专柜里,翡翠玉石标价真不低,数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都比比皆是,几乎就没有千元以下的货品。
套路
如果你在珠宝柜台,表示"标价太高恐怕消费不起"时,售货员会说,柜台中的商品标有"一口价"字样的,就按标价销售,而其余的均可以打二折。 如果真心想买的话,可以请示公司,最高可以打到1.5折。
明明可低价销售,为什么还要标出高得离谱的价格?
事实上是,商家用打折促销来迷惑消费者。例如一件翡翠市价2000元,商家标价30000元然后打一折,按3000元的价格成交后,商家还可以多赚1000块。
套路
“玉无价”往往是商家高价卖翡翠玉石的借口,因为翡翠玉石不能像黄金、白金那样通过商品的成色、做工、款式来直接衡量其价值,商家便有漏洞可钻了。
而且,近几年珠宝市场流行的说法是“行内有价行外无价”,所谓行外无价就是很多商家借着外行消费者不了解翡翠行情,更不懂货色而随意定价,然后再打极高的折扣来吸引消费者。
张先生还说:玉石市场上"老手"和"外行人"是很容易辨别出来的,三句两句话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
语言战术更多的是针对外行人用的,因为他们对于玉石行业的了解不是很多,也不会很深。"说白了,他们比较容易上钩"。
忽悠术二 A货保真证书最具杀伤力
一旦消费者被销售员"忽悠"得昏头昏脑,半怀疑半想买的时候,销售方就会看准时机加一把火,向消费者出具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以保证自己所卖的东西是真翡翠。
而实际上,证书只能保证是玉石,价钱和品质则离价格还有很大的差距。消费者往往只在乎真假,而不知道翡翠还有贵贱之分。
商家一般都会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出售的是假货愿意十倍甚至按更高的价格进行赔偿,原因就在于他们吃定了消费者是外行对于玉石不是很了解,卖的不一定是假货,确实是翡翠。
但是翡翠也有好坏不是?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呀。
套路
商家打消消费者疑虑心理的杀手锏是,适时出示权威鉴定机构开具的证书。对于权威机构的认证,消费者往往是深信不疑的,看到打着钢印的证书上面赫然写着"翡翠"、"A货"之类的字样,消费者的顾虑往往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这个看似可以打消消费者所有疑虑的证书,并非是"万能",因为证书只能保证产品是玉石,并不能够衡量一件玉器的真实价值。
也就是说,商家"出具的证书可以确保你买的是一块翡翠而不是玻璃,但是不能够证明这块翡翠的价格能够达到销售者开出的价钱。
忽悠术三 在名称上玩"猫腻"
除了以上"战术"外,玉石在名称上玩"猫腻"也是比较常见的。
玉石名称中"猫腻"主要有4类:
1、含糊统称,如将翡翠、黄晶、橄榄石等统称为"玉"或"玉石",却不标明产品的实际材质;
2、擅用"行话",如将绿幽灵、太阳石等商业名称或"行话"用于产品标识,让消费者难以辨别;
3、故意缺漏,如18K金镶嵌戒指,不标明所镶嵌宝石的名称,而不同宝玉石的价格差异悬殊;
4、以产地命名。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除"和田玉"外,一般珠宝饰品不能以产地命名,但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南洋珍珠""大溪地黑珍珠"等屡见不鲜。
200多进的翡翠卖了15000
目前的玉石买卖行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10倍利润的基础之上,动辄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因为缺乏规范买卖行为的法规和行业标准,本来正常的利润空间就被无限的放大,这就很不正常了。
"你最多一次赚了多少?"有人问。
"200多进的货,卖了15000吧。"
张先生说,"其实市值数万甚至数十上百万的玉器并不很多,应该说拥有这样身价的玉石基本上都是古董级别的了,要么是年代久远,要么就是雕工卓绝。
但是你现在去所谓的珠宝古玩店看看,谁家店里没有几个撑门面的'镇店之宝',其实大部分的都是漫天要价。天价不假,但是那都是随口喊出来的。"
许多人说玉石市场的水很深,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翡翠。翠友们还是多了解翡翠知识,多看多学。自己是行家了,就不怕被其他行家忽悠了。
评论列表
翡翠的寓意代表着丰收、金钱、满地有财、处处生财
绿色翡翠饰品,能使人显得含蓄端庄,充满活力
本身也代表着优雅、神秘、温和和端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