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坑”酸菜、“木薯”粉条?管得到位金条回收价格和买的价格一样吗?,才能吃得放心
燕陆 2022-03-17
“老坛酸菜”和坛子没关系金条回收价格和买的价格一样吗?,产自露天土坑,工人们穿着鞋或光着脚在酸菜上踩来踩去,还随手丢弃刚抽完的烟蒂金条回收价格和买的价格一样吗?;作为地方特产出售的红薯粉条,用价格低廉的木薯淀粉制作而成,生产环境脏乱差,晾晒就在厕所旁……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相关企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热议。
从网友的留言情况来看,大家普遍对“土坑酸菜”“木薯粉条”表示关注,认为这次曝光,展示了少数包装食品前端的生产情况,也让颇有市场美誉度的知名企业、地方品牌“露了马脚”。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有效解决?今后相关企业其他产品还能不能安心食用?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派出督导组分赴涉事企业所在两省,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严厉查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涉事公司以及相关企业也纷纷公开道歉,表示将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与整改。期待相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类似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得到排查治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通过这些个案的曝光,可以清晰地看到,食品产业全过程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样化,这意味着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治理更需要采取综合手段。
统计显示,过去10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例最多的领域就是食品安全。2020年、2021年全国消协受理的具体商品投诉,食品均位居投诉量榜首。负面案例屡屡出现,社会反响强烈,这对地方政府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测出来的。新食品安全法已颁布实行6年多,为构建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去年底,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典型案例。
当制度建设日益健全,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考验的就是各地能否夯实属地责任,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对于职能部门来说,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不断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确保监管工作始终“跑”在风险前面,才有可能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而作为食品生产企业,也要坚决守住食品安全这条生产底线、发展生命线。无数案例已经证明,生产发展若忽视消费者权益,故意搞内销出口双重标准,最终必将自食恶果。
管得到位,才能吃得放心。我国拥有近170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14亿消费群体和每天近40亿斤的食品消费量。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全面促进消费意义重大。媒体的曝光,既是善意提醒,也是有力督促。
继续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努力提升监管效能,推动相关产业优胜劣汰,我们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保障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
国货方便面之光,正在逆袭的路上?
张近山 2022-03-18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某公司的“老坛酸菜”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一批相关品牌忙着发布公告声明致歉信,也有品牌却“意外”收获了认可。
“白象方便面这个秘密藏不住了”“土坑酸菜曝光意外火了白象”“白象方便面到底有多绝”等话题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象方便面走红这件事。
没有用“土坑酸菜”,并不是白象第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郑州暴雨期间,白象食品第一时间捐款捐物,还把办公室开放给附近的人使用,并提供免费的食物和饮用水。一句 “暴雨之下,略尽微薄之力”,传递出浓浓暖意与关怀。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白象食品因为不少员工是残障人士而登上热搜。
尽管称“只是认真做好自己”,白象的店铺和直播间还是挤进了大量“**下单”的消费者。随着相关情况被挖掘出来并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白象成为一些网友眼中的“国货方便面之光”。一条条良心评价,是人们对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诚挚褒奖。
“一夜爆红”的评价,或许更多出自95后或者00后。作为老牌方便面厂家,白象自成立至今已走过25年的发展历程,陪伴了很多80后、90后的成长。不论是使劲捏碎然后倒进调料包摇晃均匀的吃法,还是“白象大骨面”这一爆款单品,都是不少人难忘的回忆。但与十多年前家喻户晓的境况对比,如今的白象显然不复当时的荣耀——2020年我国大陆方便面市场中,白象以7%的份额位居第四。
“隐约记得多年前妈妈买过”“在超市里怎么找不到”……将网友评论与冬残奥会期间白象产品在某电商平台上销量暴涨近200%的现象对观,白象近期似乎的确走出一条“逆袭之路”。
面对“出圈”后海量的关注和剧增的销量,白象“呼吁大家吃多少买多少,理性消费”的发货公告保持了十足的冷静。类似的场景并不陌生。此前因在河南雨灾中公开表示捐赠价值5000万元物资,运动品牌鸿星尔克的善举引来一拨点赞的“野性消费”。无独有偶,去年“双11”前后冲上热搜的蜂花护发素一天卖出一个月的量,引发人们关于国货品牌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品牌官方旗舰店的粉丝有所流失,搜索量和曝光量也在下降。这或许也将成为此次白象讨论的最终走势。如何将人们短时间内的关注和消费热情转化为对品牌的长期信任和青睐,是摆在这些国产品牌面前的共同考题。
也应看到,在冲进直播间和网店消费的同时,一些网友和主播化身“自来水”,为他人推荐心目中的“白象宝藏产品”。不少人亲自尝试后,果断加入了“好物清单”。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发展,让“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逐渐离我们远去。过去只在熟人之间口耳相传的好口碑,获得了被成百上千倍放大的几率,也给更多认真做产品、踏实做事的企业以“出圈”的机会。
花不起大价钱请明星代言?每个消费者都乐于为好企业代言。找不到好的推广平台?社交媒体可以化身最好平台。每一次担当都不会白费,每一分用心终究不会被埋没。不让良心企业吃亏,这是朴素的想法,也是消费者闪耀着光彩的共同选择。
“爆红”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如今人们审视身处流量中心的国产品牌,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海量的关注不是常态,企业终究要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中去。每当潮起之时,人们总能看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产品得到消费者关注和认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支持。
也许潮水终将退去,但每一次类似的新闻,都让诚信务实的基座更加厚实,让社会向上向善的潮流日益壮大。这或许是潮起潮落间,最大的意义。
这正是:“良心企业”赢褒奖,担当作为更吃香。
3
这届年轻人,为何迷恋起了攒“金豆豆”?
葛孟超 2022-03-28
“小小年纪体会到买金的快乐”“就像攒硬币一个一个攒”……最近,以“金豆豆”为主的“1克金”商品走红,每月攒一颗“金豆豆”成为不少年轻人投资的“小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曾几何时,说起买黄金,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中国大妈”。每当金价出现波动或是春节来临之际,各大商场的黄金柜台前总是少不了她们的身影。
一些人印象中的黄金饰品总是与亮闪闪的“大金镯子”“大金链子”相关联,高饱和度的视觉冲击加上足够广泛的消费人群,黄金消费一度被打上“有点土”“不够时尚”的标签。从这个意义上说,买黄金似乎与年轻人的调性并不相符。
这届年轻人为何迷恋起了攒“金豆豆”?一个可能的答案是,黄金的保值属性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年轻人的投资焦虑。有网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黄金是在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中形成的金属,在经过漫漫长夜后与地球相遇,是恒星亘古的余晖,堪称“宇宙级硬通货”。把目光从史诗拉回现实,当股票、基金和一些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波动时,寻找更加稳妥可靠的投资渠道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相比一些金融和理财产品的“跌宕起伏”,“中规中矩”的黄金或许更能体现出稳定保值的价值,获得年轻人的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仅如此,攒“金豆豆”也契合年轻人的投资习惯。对于初入职场、积蓄不够丰厚的年轻人来说,几十克、上百克的投资金条可能并不友好。1颗“金豆豆”的重量在1克左右,按照目前的金价计算,售价大概在400到500元,每月买1颗“金豆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压力不大,“攒金豆”也被不少人视作“变相存钱”。此外,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制作工艺、新颖的设计等原因,目前不少新式黄金饰品样式更丰富、颜色更好看,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审美,改变了人们对黄金饰品的固有印象。社交平台上的分享传播,进一步带动了年轻人的消费投资热情。
不过,跟风式理财不可取,在投资理财领域,理性和谨慎是更为重要的品质。
以“金豆豆”为例,与投资金条一样,“金豆豆”本质上也是一种实物黄金。在投资实物黄金时,投资者不仅要重点关注金价的波动,也要注意黄金成色、购买渠道和保存条件,以及商家对黄金的回购要求等情况。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要全面考虑收益率、抗风险能力、赎回条件等因素。
总之,无论采取何种理财方式,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都应该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不断提高自身“财商”,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切勿盲目跟风。
从只会把钱放在银行卡里拿利息到主动了解种类丰富的金融和理财产品,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理财无疑也抱有更加开放积极的探索心态。但如果笃定“跟着别人买就对了”“哪个销量好就代表哪个能赚钱”就贸然入场,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所有投资者都要时刻牢记。尤其是在地铁站或者公交站台看到铺天盖地的理财广告时,更要在心里多默念两句这句话。
这正是:跟风理财不可取,谨慎理性少焦虑。
4
“智者不入爱河,手机壳点缀生活”
杨翘楚 2022-03-25
标题的这句话,概括出了当下一些年轻人对手机壳的重视、喜爱甚至痴迷。从基本款的硅胶到3D造型的奶油胶,从IP联名到来图定制,从扮靓手机到防摔、充电甚至增强信号,小小的手机壳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或许也有的手机壳。
将手机壳与爱河并列,除了押韵玩梗,也暗示这个细分市场正投射着年轻人的巨大热情。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手机保护套的需求量约在15亿个左右。从9.9元包邮的“爆品”到价值四位数的奢侈品联名款,巨大的市场蕴含着不菲的价值。有调研认为,这个新兴市场约有每年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看似散、杂、小的手机壳市场,正哺育着越来越多的“小巨头”。有品牌手机壳厂商对媒体回忆到,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的智能机诞生之前,手机保护套已然存在。只不过那时,“可以开核桃”的诺基亚坚固到不需要太多强化,“手机”还只是“电话”,远远不具备成为“时尚单品”的能力。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多家当初只有几条生产线的小厂,正在深圳华强北成长为客户涵盖迪士尼、泡泡玛特甚至手机品牌的国际大厂。有业内人士透露,自己的公司能将毛利控制在20%-30%,而这甚至高于手机本身。
持续十几年走高的手机出货量、均价低频次高的消费属性、方寸间提供个性选择的特点,让手机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诞生着形形**的新玩法。
从国产品牌买机送壳的习惯培养,到冬天推出毛绒款、夏天使用玻璃材质的季节化,手机壳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用户范围金条回收价格和买的价格一样吗?;从获得官方授权的IP联名,到狙击热点、日更新款的灵活*作,手机壳在持续创新以求常用常新;从搭配钢化膜、数据线合称“三宝”跨境出海,到登上直播开启抢货模式,手机壳映射着小微经济的新鲜变化……可以说,正是包括手机壳在内的千千万万小商品,勾勒支撑起一个繁荣蓬勃的中国制造业。
在股掌之间的手机壳里,我们还能看到深远的文化意涵。打开社交媒体随便搜索,出新款、换新机、变个心情甚至为了特定穿搭,都能成为选购手机壳的充分必要条件。手机款式有限,使用起来难免会“撞款”;加上手机壳,再“撞衫”的几率就会减少很多。有电商分析师观察到,男生平均只会为手机选购1-3个手机壳,但女性的购买数量似乎没有上限。换言之,手机壳在今天早已超越实用的功能本身,成为时尚单品的一部分。
有媒体报道,在2022年春节到来前夕,以“虎年”为主题的手机壳平均每天售出27.5万个。对某些群体来讲,新年换新壳已然成为穿新衣戴新帽一般的“新年俗”,寄寓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应当看到,在手机摄像头成为人类第三只眼的这十多年里,我们的感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越发倚重视觉,我们的消费也在习焉不察间实践着以视觉为中心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摄像头的“枕边人”、**他拍的“常旅客”,总被彼此凝视的手机壳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彰显个性、表达态度甚至注解性格的重要元素。
对于“讲究人”而言,“今天找不到合适的手机壳”或许并不是一句刻奇的矫情,更类乎为自我呈现做准备时的一句慨叹。由是观之,手机壳和手机一样,都已成为我们人体的延伸。那确实,无论智者是否该入爱河,手机壳都可以焕然一新、点亮生活。
这正是: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好壳多妩媚,料他人见我应如是。
5
人均2000的中餐,该长啥模样?
田卜拉 2022-03-15
前段时间,关于“中餐日作”的话题引发热议。据网友反映,某地一家中餐馆模仿日本料理中的相关做法,人均价格超过2000元,而菜品分量和品质似乎难与高昂的价格相称。一小碟麻婆豆腐、一口量炒饭、两片上海青、两瓣松花蛋……菜品图片更引发网友群嘲:这届年轻人太好骗了。这样的饭馆你会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事实上,中餐与日作,价格2000+与家常化菜品,这些充满张力的标签挑起人们的兴致,这才掀起一场网络热议。回到事件本身,有人澄清,套餐不乏高端食材,青菜、皮蛋等不过是店家赠送的清口菜。即便如此,对这一餐厅的评价仍然趋于两极化。肯定者认为:“不见油、不见水、不见芡汁”“一套菜品体现了丰富的炒菜技法”,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是“交智商税”“饭馆割韭菜”“好好中餐为啥要学日料”。
针对相关情况,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餐厅若明码标价就不存在问题。的确,市场是最好的“考官”。价格高不等于宰客。商家提供商品,只要品质、服务过关,遵守物价部门相关规定,无论价格高低,都将由消费者作出最终评判。
据悉,事件中的餐馆一度十分火爆,用餐甚至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退一步说,即便其菜品、服务、理念等条件均不过关,相信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用市场的方式优胜劣汰、淘沙砾金。
必须看到,看见炒豆腐就认为只值10块钱的思维未必正确。餐饮定价是一个复杂的等式,菜品售价并不等于食材原价。从食材、口味、服务,到租金、人力、水电,再到品牌、环境、定制,诸多因素的加成,为餐饮成本划定了范围。
进一步说,价格最终取决于供求。特定餐馆之于目标受众,往往通过独特的价值,实现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对于高端餐馆的顾客而言,珍馐美味的味觉体验只是一方面,精致的用餐环境、与厨师的面对面交流、充满仪式感的体验,甚至于“高端会客”“出片率高”,都成为拉动需求的原因。当餐饮满足了生理、情感、审美等多重需求时,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值得玩味的是,从头汤、茶点、小菜、热菜等安排,到提前预约、不能迟到的规则,再到主厨即兴安排菜品、主客相隔一条长板的形式,这家餐厅借鉴了日本料理的Omakase模式。有网友调侃:Omakase就相当于到街角馆子说“老板随便给我炒俩菜”。这样的调侃,换一个角度看,其实也说明了日料模式并不仅仅在于烹饪技法的特殊,更得益于美食故事的讲述。当消费者认可了这套叙述,自然愿意为“生鱼片加米饭”背后的溢价埋单。
反观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国菜,在形成独特的高端餐饮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归其原因,或是各大菜系各自为营,或是关注菜品忽视营销,或是过分依赖珍贵食材,而没有形成年人 尽皆知的餐饮模式。加之以西餐标准评价中餐的现象仍不鲜见,米其林指南等仍然大行其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餐日作、中餐西做等,仍是一些餐馆跻身高端的一条捷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探索出更有中国风韵的高级餐饮?
高端餐饮并不一定拥有对“好味道”的定义权,却彰显着“大市场”的发育程度。时下,中国高端餐饮业迎来了绝佳的发展契机。一方面,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消费升级,而万亿级的餐饮市场、强大的资本力量为各类餐馆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一些外国大餐的神话逐渐被打破,而中国美食的丰厚家底有待挖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悠久传统,七个碟八个碗的烟火人情,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巨大差异,琴棋书画流觞曲水的文化意境,都是我们打造高端餐饮的宝贵资源。我们期待,在服务体验、文化表达、品牌表现等方面下功夫,中国美食将为餐饮市场乃至全球食客带来更多惊喜。
这正是:高端餐饮火爆,也需“中国制造”。挖掘美食之妙,方入高端赛道。
更多学习资料,学习内动力,问题答疑。
群主微信
留言年级,邀您入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