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抱朴子·内篇》卷14勤求诗解4长生至道非祈非祭
题文诗:
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
而修道者,不崇辞说.风俗衰薄,外饰弥繁,
方策既山,积於儒门,内书亦鞅,掌於术家.
初学未便,授以大要.又人情以,殷富为快.
后知道者,各著千篇,多教诫言,不肯为人,
开显大向,之指归也.其至真诀,或但口传,
或其不过,寻尺之素,在领带中,非久随师,
累勤历试,不能得也.杂猥**,皆各随其,
用心疏密,履苦久远,察聪明逮,志力所辨,
各有所授.千百岁中,时有尽其,囊枕之中,
肘腋之下,秘要之旨.或将合药,药成分之,
足使不死,终年不传,金丹方文.管见之属,
谓仙法当,在纷若书,及於祭祀,拜伏而已.
夫长生制,在大药耳,祠醮非得.秦汉大祭,
太乙五神,牛羊穀帛,钱费亿万,了无所益.
况於匹夫,德之不备,体之不养,而其欲以,
三牲酒餚,祝愿鬼神,以索延年,惑亦甚矣.
或其颇有,好事者也,诚欲为道,而其不能,
勤求明师,合作异药,昼夜诵讲,不要之书,
数千百卷,诣老无益,便谓天下,果无仙法.
正文:
抱朴子曰:”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说葛洪玉雕。风俗衰薄,外饰弥繁,方策既山积於儒门,而内书亦鞅掌於术家。初学之徒,即未便可授以大要。又亦人情以本末殷富者为快。故后之知道者,于吉容嵩桂帛诸家,各著千所篇,然率多教诫之言,不肯善为人开显大向之指归也。其至真之诀,或但口传,或不过寻尺之素,在领带之中,非随师经久,累勤历试者,不能得也。杂猥**,皆各随其用心之疏密,履苦之久远,察其聪明之所逮,及志力之所能辨,各有所授,千百岁中,时有尽其囊枕之中,肘腋之下,秘要之旨耳。
或但将之合药,药成分之,足以使之不死而已,而终年不以其方文传之葛洪玉雕。故世閒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也。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於纷若之书,及於祭祀拜伏之閒而已矣。夫长生制在大药耳,非祠醮之所得也。昔秦汉二代,大兴祈祷,所祭太乙五神,陈宝八神之属,动用牛羊穀帛,钱费亿万,了无所益。况於匹夫,德之不备,体之不养,而欲以三牲酒餚,祝愿鬼神,以索延年,惑亦甚矣。或颇有好事者,诚欲为道,而不能勤求明师,合作异药,而但昼夜诵讲不要之书,数千百卷,诣老无益,便谓天下果无仙法。或举门扣头,以向空坐,烹宰牺牲,烧香请福,而病者不愈,死丧相袭,破产竭财,一无奇异,终不悔悟,自谓未笃。
【译文】
抱朴子说道:“古代的人质朴纯正,注重行动而蔑视言辞,所以当政之人不崇尚粉饰言语,修道之人不崇尚文辞说辨葛洪玉雕。风俗衰败浅陋,外部装饰则日益繁缛。儒门奇方异策堆积如山,道门经典药书层出不穷。对于初学之人,即不便传授他仙法大要,再加上人之常情,对各方面殷富之人看着高兴。因此后世懂得道术之人,如于吉、容嵩、桂帛各家。都曾著书一千余篇,但多属教诫方面的言论,而不肯打开天窗将大道指归昭示人们,道术中至关紧要的秘诀,有的仅靠口传,有的写在一尺见方的白布之上,装领子、腰带里。如果不是跟随师傅很久,屡经测试却始终勤苦的**,是不可能得到的。在猥琐夹杂的**中,师傅都会根据各人用心的深浅,勤苦时间的长短,来观察他们具备聪明才智的高低,以及意志能力的强弱,然后分别给予传授。在千百年中,偶然会出现一个**能完全得到师傅藏于枕中,袋子里、肘腑下的秘方要旨。
有的师傅仅把合成的仙药分给**,足以使**不死而已,即始终不会把药方传授给他们,所以,世上的道士,能知道金丹制作之事的人,万人中也没有一个,那些缺少见识的人们,认为仙法当全部记录在纷杂的书籍里,以及祭祀时拜求叩首之中而已葛洪玉雕。得到长生在于炼制金丹大药,决非祭祀祈祷所能得到的。过去在秦、汉二代,盛行祈祷之风,所祭祀的有太乙元君,五帝以及天地日月阴阳四时等八神,动用牛羊谷物绢帛,耗费钱财万亿也没有得到好处。况且是一介匹夫,功德不具备,身体没有调养,却指望用祭牲酒膳向鬼神祷告,以求延年益寿,也太糊涂了。又有好事者真心希望修道,却不能勤求明师,合制奇效仙药,却只是夜以继日的诵读无关宏旨的书籍千百卷,直到年老,无所收益,于是就说天下确实没有仙法了。有些则是举家叩头,向空而坐,烹牛宰羊,烧香请福,结果是病人不愈,死丧相连,费钱财,倾家产,全无奇效,始终不能悔悟,还自认为不诚心。
评论列表
绿色翡翠饰品,能使人显得含蓄端庄,充满活力
翡翠的寓意代表着丰收、金钱、满地有财、处处生财
本身也代表着优雅、神秘、温和和端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