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以宁波方言演唱,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宁波走书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最早从上虞流入。曾有佃工在农作中你唱黄金矿工双人无敌版我和,自我娱乐,借以消除疲劳。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
对于老宁波人来说,夏夜乘凉或冬日闲暇时,凑拢几个人到晒场、堂前演唱,舞台很简单,两块大门板搭成,乐器只有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的头,敲打节拍,来一段宁波走书,曲调简单却能吸引很多听众,是一份极其惬意的享受,也是记忆中磨灭不去的乡曲乡情。
宁波走书的表演形式可分三个发展阶段: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黄金矿工双人无敌版;后有简单的伴奏,演员坐在桌子中间后面,乐队坐在桌子横旁,演员在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当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了,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
宁波走书地域特色极强,其唱词为甬地方言,多为一人唱一人弹,宁波走书男的着长衫,女着旗袍对襟衣,“一桌一椅一堂木,一人一口一折扇,无限风情在其中”。表演宁波走书不需要太大的舞台,台上设半桌一张,演员与乐手(或乐队)分坐桌子两旁。演员除了坐唱,也经常在台上走动,有较大的表演空间,形式简单,但因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在乡村深受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其中伴奏者有时为主唱者帮腔、随唱和对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曲艺走唱形式。另外,宁波走书的传统书目主要为长篇历史、侠义大书,
例如《杨家将》、《包公案》等。走一唱就是三个小时,说完整部书需要一月半月。
走书是宁波历史长河里曲艺园地的一枝奇葩,如今宁波走书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地方文化剧团还会定期举办聆听古音,品味走书的活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走书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